而且慕康所指挥下的团队,也皆是由进攻型IA与防守型IA所组成,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慕康的后顾之忧。
所以长此以往之下,WIN在人们的印象里面,从来就不是一直善于远程进攻的战术型团队,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WIN的历史上,从未有过特别知名火力型IA选手的原因。
因为就算有火力型选手存在,那么也只能沦为替补或者轮换选手的身份,根本不可能确保出场率,更加不可能成为团队的核心。
而在这种最好也只能成为轮换选手的情况下,自然也就导致就算WIN希望招揽火力型IA选手加盟,那么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选手去选择来到WIN,毕竟哪个选手不想得到更多的出战机会?
更何况联盟之中以火力型IA为团队核心与战术核心的俱乐部并不少,就如以周平坤为核心的云迪俱乐部与马源为首的百花俱乐部,以及魏启林所率领的联丰俱乐部等等。
其中最出名的,自然当属被无数宅男追崇为女神的侯梦琪,不仅仅因为她是联盟内少有的女性选手,更是因为她所带领的汉盾是一只绝对以火力型IA为主的俱乐部。
除了侯梦琪之外,汉盾俱乐部的正式选手名单之中,火力型IA选手至少还有四五人之多,而纵观汉盾历年的组队赛出战名单里面,甚至不排除会有三名火力型选手同时出战的情况。
有如此之多以火力型IA为主的俱乐部可以选择,所以就算出战的几率并不比WIN高,并且竞争也很激烈,但相比在WIN,在这些俱乐部里面,最起码还可以期待有朝一日的成名,而不是像在WIN之中一直默默无闻。
虽说在WIN陷入低谷,同时现役职业选手面临无人可用的时候,许多粉丝也曾建议过WIN改变风格,尝试将火力型IA纳入战术系统当中。
可是奈何当火力型IA选手真的出现在赛场上之后,他们的第一反应除了吃惊之外,甚至更多的是一种担心。
因为按照以往的比赛来看,就算面对璇玑这种真正强队,那么WIN也会派出一支能力最强的团队,全力以赴去争取几乎渺茫的胜利。
但是现在呢?WIN不但没有派出人们心目中的最强选手,反而派出两名刚刚取得职业资格的新人,并且这两人还偏偏是WIN中最不常见的火力型IA选手。
这算是什么?自甘堕落?还是自暴自弃?
相信就算是想要给新人出场的机会,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似乎也不是什么最好的选择,因为让两名新人去面对经验丰富的璇玑选手,这无异于等同让两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童去与成年人抗衡。
璇玑的选手无法理解WIN为何要如此,而那些站在WIN立场的粉丝们为何会产生对WIN的担心,这说起来也很好理解。
因为按照常理,一旦某个俱乐部没有在比赛中派出某名选手,那么无外乎两种情况,一种是为了战术的统一安排,是因为要执行某种战术而做出的选择。
就像上一轮比赛中,由于需要制约红霖的队长宁梓云,WIN派出了许博文与其对抗,即便许博文在个人能力上无法与宁梓云抗衡,但为了牵制他的行动,为了让他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团队的指挥当中,许博文自然就成为了不二人选。
同理,在这场针对璇玑的比赛中,许博文之所以没有出战,除了因为尚宝田在空战型IA的造诣上高出许博文太多之外,更重要的是尚宝田并不担任团队指挥的任务,再加上他的作战风格偏向于机动性极强的隐匿与突袭,凭借许博文的能力根本无法轻易追击,所以也就更别说像面对宁梓云一样纠缠牵制了。
选手知否出战,这需要根据对手的整体情况在赛前进行排兵布阵,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选手制定不同的战术与应对措施。
但是很明显,WIN一方所作出的准备仍旧稍有欠缺,或者也可以说,即便所有的事都在赛前做了准备,那么也没有办法改变选手之间的个人实力差距,而这也就是为什么WIN在四场单人赛中只取得一场胜利的原因。
而除了因为战术导致选手无法出战的原因之外,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遇到的情况,那就是本应该出战的选手,因为IA的问题无法出战。
尤其是在单人赛中经过恶战,战损极为严重的IA,难免会发生无法在组队赛之前完成修复的情况。
而这也就是大多数俱乐部里面,职业选手们除了主力IA之外,为什么都会配备专属备用IA的原因。
甚至不排除某些家大业大的俱乐部会采用双主力IA的配置,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备用IA的概念,选手将会拥有两台一模一样,并且无论是参数调教,还是后续升级与改装都会同步进行的两台主力IA。
喜欢首席机械师请大家收藏:(www.fqshuwu.com)首席机械师番茄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